Conference

Basic information

Name ONISHI Makiko
Belonging department
Occupation name
researchmap researcher code 5000092698
researchmap agency Bukkyo University

Title

佛教藝術與世俗統治——敦煌彌勒變相的演變與武則天

Author

大西磨希子

Journal

「東亞文獻與文學中的佛教世界」學術研討會 「東亞佛教藝術史」分科會

Publication Date

2021/11/26

Start Date

 

End Date

 

Invited

Exist

Language

Chinese

Country/Region

 

Conference Clas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Conference Type

Verbal presentations (general)

Promoter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文物圖象研究所」・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Venue

台湾・台北市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研究大樓704會議室

URL

Format

 

Download

 

Summary

敦煌彌勒變相(敦煌研究院稱之為「彌勒經變」)出現於隋代,承繼北朝的彌勒圖像傳統,描繪兜率天宮說法的彌勒菩薩。至唐代產生根本變化,出現巨幅壁畫,開始描繪以彌勒佛為主的彌勒下生經內容,其上面還描繪兜率天宮的彌勒菩薩。這種形式一般被認為是結合上生和下生信仰而形成的。然而唐代彌勒變相的變遷尚未充分探討。值得注意的是,武則天登基之後,敦煌彌勒變相又發生變化,畫中開始描繪須彌山而明確表示兜率天宮與娑婆世界的上下空間關係,描繪彌勒下生經的細節內容亦顯然增加。總之,武周時期出現完整的「彌勒下生經變」。此「彌勒下生經變」中的所有圖像都符合彌勒下生經經文,因此前輩學者均由宗教因素來找尋其圖像來源。但是,其中還包含難以視為來自於彌勒下生經的圖像。眾所周知,武則天在革唐為周的政治運動中標榜自己為下生彌勒,而就在此時出現了完整「彌勒下生經變」。本文擬討論其中含有武周革命以及武則天稱帝所帶來的世俗因素。

Major Achivement